115家宁企入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南京积极推进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工作,越来越多的南京企业加入星空智能科技智能工厂建设的“主战场”
近日,江苏省工信厅公示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全省共1807家企业入围,其中包括115家南京企业。
智能工厂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方向,更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2024世星空智能科技界智能制造大会主题大会上,“国家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重磅发布,全力构建从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到领航级的智能梯度培育体系。其中,先进级智能工厂要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包括研发设计数字化、关键工序控制精准化、多环节管理贯通化等。
目前,智能工厂建设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推广和前沿探索新阶段。为全面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南京积极推进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工作,越来越多的南京企业加入智能工厂建设的“主战场”。
智能工厂的建设离不开工业机器人的支撑。在本次入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的南京企业里,机器人大显身手。
走进南京汽车锻造有限公司锻造车间,产线上的机器人随意“拿捏”烧得通红的锻件,有条不紊地将其放置在传送履带上。偌大的车间里,只有寥寥几人在屏幕上操作,设置相应参数后,一批批高标准的锻件便新鲜出炉。
“公司开展基于3D视觉实现产品无序抓取并自动上下料项目场景建设,对锻造企业链轨节产品回火和探伤工序进行自动化改造,通过‘机器人+3D相机+基于AI技术的抓取软件’,实现机器人对完全无序产品的抓取和放置。”南京汽车锻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南京汽车锻造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工厂建设,机器人代替产线工人,解决了回火探伤上料现场工作环境差、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年人均生产吨位超170吨,年人均销售收入超220万元,均为中国锻造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单位能耗仅为中国锻造行业平均水平的70%。
在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条条管道如巨龙架设在空中管廊架上。它们是企业物料输送的“大动脉”,长约1600米的管廊巡检曾经是个难题。但现在一台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就轻松解决了难题。它能24小时不间断自动巡检,操作人员只需要坐在中控室内的电脑前,就可以查看巡检情况。
为提高生产现场安全感知及预测能力,扬子石化结合不同装置和区域特点,先后引进智能防爆机器人、常规巡检机器人及气体检测云台设备、装置巡检手持设备等,构建起“地空联动”巡检体系,全天候守护生产安全。大批机器人应用到生产一线,将人力从重复劳动、环境复杂的工作场景中解放了出来。
步入位于六合区的南京线路器材有限公司,一座新建的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智能装备车间映入眼帘,车间内,从智能制造生产区到部件装配区以及产品测试区等一应俱全。公司的“黑马产品”——光伏组件智能清洗机器人正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有序运行,无需人员值守,就能通过远程监控系统进行控制和监测,并且可以全天候、全时段、全自动地完成组件清扫工作。目前,运行速度高达12米/秒,单次运行距离可达2000米,运行时间可达4小时。
除了引入机器人当员工,更多的南京企业将发力方向聚集于原有生产流程的数智化改造。
以先声药业有限公司为例,企业拥抱数智化浪潮,其抗肿瘤及心脑血管药物智能工厂涵盖工厂建设、产品设计、生产作业、生产管理、运营管理5个建设内容。该企业通过构建数字孪生工厂管理平台,成功将厂区生产、经营及管理环节相融合,打造了一个有机且智慧的运营体系。这一举措不仅实现了各系统间的联动管理,还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效率。
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肝素原料药全流程智能管控,跻身全球供应链核心。其“基于全流程智能管控的肝素原料药智能工厂”以“系统集成驱动全要素升级”为核心理念,构建全流程数字孪生体系,打造医药行业智能制造新标杆。依托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构建三维数字孪生底座,实现ERP、WMS与自动化设备系统的深度集成,达成生产全流程动态仿真与设备状态毫秒级响应,自主研发多学科协同研发平台,打通MES、ERP、CRM系统壁垒,实现大分子药物研发周期缩短30%、工艺验证成本降低25%。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全流程价值链管理,打造内镜诊疗器械智能生产闭环。其 “基于全流程价值链的内镜诊疗器械产品智能工厂”现拥有在中国同行中品种齐全、技术先进的内窥镜耗材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和研发手段。公司已建成自动化装配设备38台、自动化无人清洗线条、自动化物流运输线条,全厂区激光焊接系统150台、机器人22台。
在上述企业眼中,通过智能工厂建设,企业不仅能降本增效、提升品控水平,更可依托数据资产挖掘新增长点。
智能工厂,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里程碑,正逐步成为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力。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数字化车间,从智能物流到远程运维,一系列智能化改造项目在企业内部遍地开花,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运营成本。
近年来,南京锚定产业强市目标,聚焦“4266”产业体系,积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坚持放大智能化改造标杆示范效应,不断提升数字化转型发展水平,梯度培育智能工厂取得显著成效。
此前,工信部公示了全国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共235家),南京钢铁、中国电科十四所、康尼机电、国电南瑞控制、扬子石化等5家南京企业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一。目前,全市累计建成24家5G全场景工厂,7家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中兴通讯滨江工厂更成为国内首个五星级5G工厂标杆。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南京将以梯度培育为核心,加速规模化推广和前沿探索,全力构建从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到领航级的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