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扬 欧阳子涵 特约记者武彦 编者按:人工智能(AI)技术在经历几年的快速发展后,终于在2024年迎来了爆发式的成果应用。从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带来的巨大冲击,到全球范围内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的普及,人工智能正以深刻的方式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AI的发展也伴随着一些潜在问题的出现,比如技术鸿沟、伦理挑战和网络安全等,这些都是未来需要高度关注的议题。
2024年被称为AI应用落地的元年。各种AI应用开始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美国知名AI企业OpenAI推出的ChatGPT为例,去年12月12日其服务突遭断网,数小时未能恢复,引发了一场广泛的混乱。这表明了AI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程度,几乎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必需品”。
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与认知工程实验室主任刘伟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指出,AI技术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2024年,一系列技术创新在实际场景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生成式AI的广泛应用方面。
OpenAI发布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通过分析文本与视频数据的关联,使得人工智能在内容生成上实现了从文本到多星空体育官网登录模态的飞跃,成为了“视频世界模拟器”。这一技术的突破被中国工程院列为“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之一。此外,在文本生成上,AI写作工具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不仅可以生成新闻报导,还能够创作复杂的文学作品,如小说和诗歌。
2024年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各大公司如Waymo和特斯拉在多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提升了交通的智能化水平。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AI算法能够迅速预测和响应交通事故和拥堵情况,确保了城市交通的高效运转。有专家指出,这一趋势将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医疗领域的AI应用同样得到了加速推广,尤其是在肿瘤检测、眼科和皮肤病的诊断中,AI系统的辅助作用显著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效率。在药物研发和个性化医疗方面,AI辅助手段尤其明显,通过对大量医学文献和临床数据的分析,帮助寻求新药物的靶点和治疗模式。
在制造业中,工业AI的应用也备受瞩目,AI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状态,提前预判故障,从而降低维护成本。而通过生产参数的优化,AI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
然而,尽管AI在技术层面取得了进展,各国对AI的态度依然存在显著差异。环球时报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南方国家在AI发展中面临许多挑战,导致技术鸿沟持续加剧。尤其是在数字资源、算力以及算法等方面,南方国家普遍面临资源短缺和应用局限性的问题。而北方国家则关注AI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和伦理挑战。
尽管面临挑战,2024年仍显露出对AI技术前景的乐观态度,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南非和肯尼亚等地,民众对AI推动科技进步持积极态度,认为AI有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然而,AI技术的发展也引发了一些风险,例如数据隐私问题、算法偏见和“黑箱”决策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对社会产生长远的影响。
尽管许多AI技术在效率和精准度上展现了优势,在法律、医疗等领域,高可靠性和透明性的要求依然不容忽视。业内专家建议,未来的AI发展需要更多的透明化机制以及合规框架,以减少潜在的社会风险。
总而言之,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应用场景的扩展,2024年无疑是AI技术的一个重要节点。为了更好地适应AI时代的到来,个人和企业都应积极拥抱这一变化,提升自身在智能化过程中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使用像简单AI这样的工具来推动自媒体创业,或许将为我们在这一新领域提供更多机会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