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北京银行601169)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出席第三届链博会数字科技主题活动时表示,北京银行将进一步打造“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银行”,以数字金融服务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霍学文表示,近年来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三个一”和“三个统一”,前者是指一个银行、一体数据、一体平台,后者是说统一数据底座、统一金融操作系统、统一风控平台。下一步,北京银行将要打造数字银行“新范式”。
霍学文介绍,北京银行已经进入全面数字化经营阶段,践行“All in AI”理念,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金融服务的全链条、全场景,构建AI驱动的“产业大脑”。
4月15日,霍学文在北京银行2024年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提出,推动AI与“123456”战略布局深度融合,深度贯通“大风控—大资管—大协同”三大战役,让人工智能成为北京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离不开数据的支撑。霍学文指出,北京银行将打造覆盖数据要素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助力数实共生新生态。一方面,深化“数据资产化”实践,创新数据质押、数据信托、数据资产证券化等多元化工具,进一步激活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另一方面,深度嵌入产业互联网星空体育智能科技平台,为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数字贸易等新业态提供“嵌入式”金融解决方案,推动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互促共进。
数字银行要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霍学文还称,北京银行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升级星空体育智能科技“数智供应链金融服务矩阵”,集聚强链韧链新动能。依托“京行e链通”等平台,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长尾中小微企业延伸服务,打通产业链供应链融资“最后一公里”。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国产替代和产业生态重构,筑牢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底座。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活动现场,霍学文表示,今年的链博会,规格更高、范围更广、影响更强,必将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健发展启迪新思路、带来新机遇、集聚新动能。他还结合北京银行服务数字经济的实践,分享了自己对行业趋势的看法。
霍学文认为,数字经济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前进方向,代表产业升级的跃迁方向,代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呈现三方面发展趋势:
一是数字经济的战略地位显著增强。数字中国战略驱动下,数字经济全面提档增速:从量的增长看,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数据总量和算力总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从质的提升看,产业数字化加速转型,数字技术全要素生产率贡献达22.5%,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二是数字驱动的乘数效应加快释放。数据是数字经济的燃料,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的引擎。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量同比增长25%,数据交易规模突破1600亿元,同比增长30%。全球新公开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中,中国占比61.5%,以断层优势稳居首位。人工智能算法、算力、算据协同突破,带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齐头并进,释放数字经济增长强动能。
三是强链稳链的数智水平不断提升。数字经济时代,供应链产业链模式迎来革命性变革,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对供应链活动各环节、各主体的实时洞察、智能分析和敏捷响应,推动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融合,供应链产业链运行效率和韧性显著提升。金融服务重点打造“五条链”
霍学文还称,北京银行积极探索金融服务数字经济新范式,全力支持科技创新,重点打造“五条链”,分别是科技金融“生态服务链”、供应链金融“产融共赢链”、并购金融“价值撮合链”、跨境金融“开放合作链”和客户成长“全生命周期服务链”。
科技金融“生态服务链”方面,北京银行把科技金融作为第一战略,把专精特新作为一号工程。建立起“1+18+N”科技金融专营服务架构,打造全生命周期产品矩阵,以接力式、陪伴式服务,贯通企业科技创新价值链条,护航企业一路成长壮大。
供应链金融“产融共赢链”方面,北京银行打造AI驱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做好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场景创新。目前,北京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百条价值链主,核心企业超千家,链上企业超万户。
并购金融“价值撮合链”方面,北京银行主动拥抱数字经济时代融资新需求,坚持投行驱动的服务方法,推动银行由“坐商”向“行商”转变,由被动满足需求向主动创造需求转变。
跨境金融“开放合作链”方面,北京银行打造了结算、存贷、担保、账户等十大产品序列、百余结算币种、千家代理行渠道,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离在岸、本外币的跨境金融服务。
客户成长“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方面,北京银行积极做好个人、企业两个全生命周期服务。面向个人,贯通“儿童金融-成长金融-创业金融-人才金融-家庭金融-财富金融-养老金融”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构建“人-家-企”一体化服务模式。面向企业,构建分层分类、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梯队式金融服务,做好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上市期、腾飞期等不同阶段的全过程、陪伴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