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产业是指以艺术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为主要活动的产业集合,它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渗透融入,为艺术产业开辟了全新发展路径。在国外,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艺术产业各个环节。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达利博物馆用Deepfake技术让艺术家“复活”与观众互动,俄罗斯Prisma Labs公司利用AIGC技术实现普通照片快速转换为梵高风格,纽约的艺术博物馆利用AI技术对馆藏艺术品进行数字化管理和展示,伦敦的艺术创作工作室运用AI生成艺术作品。
在国内,艺术与科技持续深度融合,故宫数字展览通过3D建模和AI导览拓宽传播边界,上海TeamLab无界艺术展以感应技术打造沉浸式互动空间,北京798艺术区部分画廊借助AI技术进行艺术品推荐和销售,浙江音乐学院的AI国际钢琴比赛引入“数智人”评委,浙江大学与阿里云合作推出风格可变的AIGC版《西湖十景图》。
艺术产业作为高附加值、低污染的绿色产业,是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载体。艺术产业不仅创造文化价值,还通过艺术产品和服务的交易,产生显著的经济价值。可以直观展现城市文化内涵与精神风貌,塑造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注重人性化、艺术化设计,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与文化品位,发展创意设计、高端影视等文化产业,打造国际文化交流重要基地。
雄安地区拥有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人工智能与艺术产业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推动艺术产业成为雄安新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为雄安新区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艺术创新高地提供了战略机遇。
目前,雄安新区艺术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正在积极构建艺术产业发展的基础框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规划建设雄安美术馆、雄安大剧院等一批文化艺术场馆;在产业布局方面,积极引入各类文化艺术企业和项目,鼓励艺术创作与科技创新融合,由人民网、河北建投、中国移动共建的雄安AI科技大厦,便定位为兼具人工智能成果转化(展演)中心、创新交流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和国际传播中心功能。
雄安新区自设立以来,在文化建设方面成果显著,北影节雄安电影季、交响音乐会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音乐剧《星辰》、大型民族管弦乐《雄安》等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安新芦苇画、雄州黑陶等非遗传承成效显著,为人工智能赋能艺术产业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利用人工智能的高水平算法、高性能算力、高质量数据特点,发挥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的规模效应,人工智能可以从艺术创作与保护、艺术鉴赏和交易、艺术教育模式及人才培养、艺术文化传播及非遗活态传承、艺术产业经济发展等五个方面,提升雄安新区艺术产业数智化水平,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场景。
在艺术内容及艺术品创作方面,人工智能可通过对大量艺术作品数据的学习,开发智能绘画、数字雕塑等智能创作工具,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灵感和创意辅助。
如人工智能绘画软件能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快速生成绘画草图,艺术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创作;人工智能还能独立创作艺术作品,如通过特定算法生成音乐、绘画、文学作品等,拓展艺术边界;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方面,通过人工智能补全等技术修复受损文物,实现数字化保护。
在艺术品评估方面,人工智能利用图像识别、数据分析等技术,对艺术品的风格、年代等进行评估,提高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干扰。通过整合艺术品历史成交数据、艺术家活跃度等信息,构建估值模型,辅助鉴定真伪与品质。
在艺术品交易方面,人工智能通过构建智能交易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买卖双方需求和偏好,降低交易成本,实现精准匹配。同时,应用区块链技术保障交易安全,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市场效率。
人工智能助力艺术教育模式创新,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高质量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推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根据艺术类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推送合适的学习内容,实现因材施教。结合AR/VR等技术,为学生创造沉浸式学习环境,提升学习体验与交互性。
在人才培养上,鼓励疏解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人工智能绘画、人工智能音乐创作等人工智能艺术相关专业课程,培养既懂艺术又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发展,吸引国内外高端艺术人才和人工智能技术人才汇聚,为雄安新区艺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人工智能创新艺术文化传播模式,推动受众精准、形式多样和二次创作。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利用智能推荐算法,基于用户的浏览历史、兴趣偏好等数据,将艺术作品和文化内容精准推送给目标受众。结合虚拟现实、全景展示等技术,打造线上艺术展览和文化体验活动,让更多人能够足不出户欣赏雄安艺术作品,了解文化内涵。
在弘扬本地文化方面,人工智能可对雄安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进行数字化采集和整理,通过人工智能创作的动画、游戏、音乐等多种形式,例如以雄安历史文化为蓝本的VR沉浸式体验项目等,生动展现雄安本地文化特色,提升本地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在非遗传承创新方面,以安新芦苇画等非遗为例,以往艺人创作芦苇画,从选材到设计、制作,全凭手工与经验,创作周期长且受限于传统图案样式。而现在,借助人工智能设计软件,构建工艺数据库,在传统图案样式基础上,输入现代设计理念、风格偏好等关键词,软件瞬间生成多种融合传统芦苇编技法与当下流行元素的创意方案,实现非遗活态传承创新。
人工智能拉动艺术类园区及文创产业集群建设,为艺术产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催生新的艺术业态和商业模式,重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助力艺术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发展虚拟歌手、数字偶像等人工智能艺术形态,如通过人工智能合成技术打造雄安元素的互动型虚拟偶像;推动“音乐+文旅”融合,结合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开发雄安音乐节与白洋淀等景区结合的文旅产品,实现产业双赢;将雄州黑陶等非遗元素转化为数字藏品、虚拟商品,发展艺术IP数字化运营。
另一方面,通过提高艺术产业各环节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业整体经济效益。通过艺术类园区及文创产业集群建设,艺术创作、技术研发、评估交易等相关企业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助力形成规模集聚效应,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艺术产业经济规模化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星空体育平台官网的飞速发展,将为雄安新区艺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与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人工智能赋能,雄安新区有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现代化艺术产业体系。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培养人工智能艺术复合型专业人才,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人工智能与雄安新区艺术产业深度融合,推动艺术产业成为雄安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将雄安新区打造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张晶、师晶晶、贾文涛、郑阳)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