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4年驾驭新经济生成式AI对全球行业与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报告
当ChatGPT、AI绘画等生成式AI(GenAI)技术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正从概念走向现实。近日,安永(EY)发布的《驾驭新经济:生成式AI对全球行业与区域经济的影响》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和模型推演,勾勒出未来十年GenAI对全球生产力、行业格局和区域经济的深刻重塑。
报告指出,GenAI对经济的核心影响在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FP),但这种提升并非均衡分布,而是深度依赖行业特性和技术适配度。
医疗健康行业被视为GenAI的最大受益者。预计到2033年,在广泛应用场景下,该行业的TFP可能增长1.2%-2.5%。这一增长星空体育智能科技源于GenAI在精准诊断、患者管理和医院运营等多环节的突破:AI聊天机器人能提供比人类医生更具同理心的回复,AI模型可提前数年检测出可能癌变的乳腺肿瘤,电子健康记录的智能优化更能大幅减少行政冗余。由于医疗行业劳动力成本占比高,GenAI带来的效率提升直接转化为显著的成本节约,进而推动 productivity跃升。
先进制造业紧随其后,尤其是计算机设备、医疗设备等其他制造业领域,TFP预计增长1.0%-2.4%。在工厂中,GenAI正让生产模式发生质变:智能机器人凭借AI算法实现前所未有的装配精度,实时监控系统能动态调整生产参数以减少浪费, predictive maintenance(预测性维护)可提前规避设备故障,供应链优化算法则让库存管理和需求预测更精准。这些技术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让小批量定制生产成为常态。
贸易相关行业也将迎来效率飞跃。批发零售领域的AI系统通过分析历史数据预测市场趋势,自动化文档处理简化跨境贸易流程,甚至能为销售团队提供精准的交叉销售建议。这些应用让贸易环节的时间和成本大幅缩减,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新引擎。
GenAI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同样显著。报告预测,到2033年,全球实际GDP可能因GenAI增长0.4%-1.4%,而不同地区的表现差异明显。
发达亚洲与大洋洲、西欧、美国和加拿大成为最大赢家,GDP增幅分别可达1.0%-2.3%、1.0%-2.2%和1.9%-2.2%。这些地区的优势在于技术研发能力强、企业 adoption(应用)意愿高,且拥有支撑GenAI运行的完善ICT基础设施。例如,美国在云计算、GPU等硬件领域的领先地位,让其能更快消化GenAI带来的技术红利,进而推动整体经济增长。
相比之下,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GDP增长相对有限。这些地区由于技术基础薄弱、人才储备不足,GenAI的普及速度较慢,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仅在0.05%-0.1%之间。不过,在资本流动性较低的情况下,这些地区可通过聚焦本土需求较强的行业,如农业和基础制造业,实现有限但稳定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GenAI对GDP的影响不仅来自直接的生产力提升,还通过贸易和资本流动产生间接作用。快速应用GenAI的地区会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推高资本价格和回报率,进而加速经济扩张;而资本流入又会刺激ICT硬件需求,带动电子设备、金属制品等上下游产业增长,形成良性循环。
从全球行业格局看,GenAI正在加剧马太效应,让优势行业更强势,而技术适配度低的行业增长乏力。
除了医疗和先进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专业服务也将显著受益。在教育领域,GenAI驱动的个性化学习系统能适配不同学生的节奏和需求,大幅提升教学质量;公共管理中,AI对行政流程的自动化处理可减少官僚冗余,释放人力用于更复杂的决策;专业服务行业(如法律、咨询)则通过AI辅助文档分析、案例检索,让专业人士聚焦高价值的战略服务。
与之相对,农业、建筑和传统矿业的增长则较为平缓,预计额外增幅仅0.2%-1.0%。这些行业的特点是劳动成本占比低、任务自动化难度大,且对实体环境的依赖强。例如,农业受天气、土壤等自然因素影响显著,GenAI虽能优化种植计划,但难以彻底改变生产模式;建筑行业的现场施工、设备操作等环节,短期内仍需大量人工参与。
有趣的是,部分看似与GenAI关联度低的行业,也能间接受益。例如,房地产和供水行业虽本身应用GenAI有限,但制造业、服务业因GenAI带来的增长会推高企业和居民需求,进而带动这些行业扩张。这种溢出效应显示出GenAI对经济的影响具有全局性。
GenAI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在区域间的分布极不均衡,这正在重塑全球竞争力格局。
西欧、美国和加拿大等西方经济体,平均TFP增幅预计达0.9%-1.8%,医疗和制造业是主要增长极。这些地区的企业不仅能快速应用GenAI,还能通过技术优势抢占全球市场份额。例如,德国的汽车制造业借助GenAI优化供应链后,出口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反过来又刺激国内相关产业投资。
中东欧、拉美、东盟等地区的表现居中,TFP增幅约0.3%-0.7%,制造业和贸易是主要增长点。这些地区往往通过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间接引入GenAI技术。例如,东南亚的电子组装厂在为欧美企业代工过程中,逐步采用AI质检系统,推动本地生产力提升。
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提升最为有限。尽管这些地区的制造业也能从GenAI中获得一定增益,但由于国际竞争力不足,很容易被技术迭代更快的发达国家挤压市场空间。不过,这些地区也可能找到新的定位:随着发达国家将资源集中到GenAI密集型产业,对农产品、矿产等基础产品的需求上升,为其传统行业创造了机会。
GenAI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呈现复杂态势。在资本流动性较低时,技术领先地区凭借成本优势扩大出口,例如西欧的医疗设备、美国的电子制品会更具价格竞争力;而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全球经济整体增长会带动贸易量普遍上升,即使是技术滞后地区,也能通过满足基础需求实现出口增长。
就业方面,报告给出了相对乐观的展望。尽管GenAI会自动化部分任务,但经济整体扩张将创造更多新岗位。历史经验显示,技术革命往往会催生全新职业——就像计算机时代诞生了程序员、数据分析师,GenAI也可能带来AI训练师、人机协作顾问等新角色。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增长更快,就业机会增加更为明显;而在资本流动性较高时,部分发展中地区可能因资本外流面临短期就业压力,但长期仍能通过产业调整实现平衡。
总体而言,GenAI正在开启一场全球经济的重新洗牌。技术应用速度、产业适配度和区域资源禀赋,将决定不同行业和地区在这场变革中的位置。对于企业和社会而言,理解这种变革的方向,主动拥抱技术融合,或许是抓住未来十年增长机遇的关键。